【No Silence】EP03 聽/說練習:在MeToo的復原長路上 | 聲與故事的裁縫手 The Sound and Story Stitcher

✨【#聲與故事的裁縫手】「No Silence」系列 EP03✨

——聽/說練習:在MeToo的復原長路上

#MeToo之後,如何接住受害者?

當事人選擇發聲,卻也可能面臨質疑與壓力,這條復原之路該如何走下去?

作為旁觀者,我們能做的除了聲援,更重要的是——聆聽、陪伴、支持。

點擊播放鍵,這是一封來自A小姐的信件。

📌節目摘要📌
在#MeToo的浪潮中,許多受害者選擇發聲,但發聲之後,復原的道路卻往往漫長且充滿挑戰。

本集節目邀請了一位#MeToo倖存者——A小姐,她曾是傳播科系的學生,卻在實習期間遭遇性侵。

在經歷漫長的司法與心理諮商過程後,她選擇站出來,透過網路分享自身經歷,試圖讓更多人看見受害者的心路歷程。

🎤【受害者的故事】

A小姐於2024年2月,在社群平台發表文章,細數報案後的艱辛歷程,期望讓未來可能面對類似情境的人有所準備。

本集內容透過聲音演出,呈現她的心聲與經驗,包括:

🔹 司法程序的挑戰——報案、證據蒐集、偵查庭的心理準備
🔹 社會輿論的壓力——來自外界的質疑、自我懷疑與內化創傷
🔹 受害者的心理復原——尋找支持系統、法律與心理資源

🎤【我們如何接住當事人?】
本節目進一步探討,當我們身邊有人遭遇#MeToo事件時,該如何成為好的陪伴者:

🔹 「不要急著詢問細節,而是成為一名安靜的聆聽者」

🔹 「與當事人同行,而非強行介入」

A小姐最終選擇從受害者轉變為支持者,成立匿名分享平台,希望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,讓更多人能安心說出自己的故事,並透過文字彼此陪伴。

她的經歷告訴我們:#MeToo不該只是揭露傷痛,而應該是復原的起點。

完整的文章連結:
PTT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WomenTalk/M.1708334128.A.935.html
Dcard: https://www.dcard.tw/f/mood/p/254717810

📌工作團隊📌
企劃製作:黃貫之、李書瑜、周庭羽、謝旭雯
錄音:黃貫之、李書瑜、謝宜庭
聲音效果錄音:黃貫之、李書瑜、謝宜庭、廖彥琳、翁靖祐、朱美樺、李詠涵
剪輯:黃貫之、李書瑜
混音:黃貫之、李書瑜
節目封面設計:孫銘穗
討論與指導:蔡如音教授、Umi老師、廖彥琳、陳奕銓
No Silence片頭製作:蔡如音教授
校對、平台上架:袁廸雯


📌系列簡介 📌 

【聲與故事的裁縫手The Sound and Story Stitcher】

自2018年開播,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成員開發製作的原創Podcast節目。其中包含第一人稱敘事、報導、紀實、互動訪談、及各種聲音類型實驗,為大傳所成員共同投入、灌溉的創作平台、教育基地、與內容品牌,希望實踐孵化(incubate)、參與影響(engage)、及永續(sustain)的承諾。 

【瞭解我們】

臺師大大傳所官網 https://www.mcom.ntnu.edu.tw/
YouTube和平東路實驗室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/NTNUHopingLab/featured

Related Articles

Leave a Comment